《翡翠香炉传奇》故事荟

  一、电视鉴宝
  
  这天,江南市文史馆的研究员米彦刚上班,便接到老家母亲的电话,说父亲有事,叫他赶快回去一趟。米彦听后心立即悬了起来,因为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平时为了不让他惦挂,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从不告诉他,此番肯定是父亲得了什么大病,才让他赶紧回去。米彦赶忙请了假,急急朝市西部山区的米沟村赶去。
  
  第二天,米彦赶到家时,惊奇地发现父亲的身体竟然好好的,他正要问父亲有啥事时,父亲说,叫他回来是有个急事需要商议。随后,父亲把他拉进里间,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用布包裹严实的一件东西和一个信封叫米彦看。米彦解开裹布,露出一个精工雕琢、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翡翠香炉。再打开信封,竟是爷爷留下的遗书。老人在遗书里讲了两件事,一是这件玉器乃清代宫中之物,米家祖上因机缘巧合,意外得到了它。但此玉器因来路不正,祖上严嘱,不得轻易现世,否则,可能导致杀身之祸。因此,米家子孙要切记祖上嘱咐,将其妥善保存;二是自打解放后村里办小学那天起,学校就办在米家的祠堂里。由于年代久远,房屋已破烂不堪,米彦的祖父作为学校的老教师,早想进行翻修,都因缺少资金而放弃。无奈,只好把此愿望交由后代来实现……
  
  米彦还未看完,父亲又说,按照老人遗训,他本想在自己去世前,把这件香炉传给儿子,可现在学校的房子实在不能再维持了,他才改变初衷,让儿子回来商量变卖香炉,用来修缮学校,实现老人的遗愿。米彦无法拒绝父亲的助学义举,答应了。接着,父亲叫他鉴定一下看能值多少钱。
  
  米彦在大学虽是学历史的,但对文物也有些研究。他望着这件香炉,一时也估摸不透。于是,他让父亲带上香炉跟自己一块进城,查查有关资料,找个专家鉴定一下其价值。
  
  一回到江南市的家,米彦就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经过网上查寻,终于查到了有关翡翠香炉的资料:186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大肆抢掠珠宝,宫内珍宝大量丢失,其中就包括那件翡翠香炉。
  
  米韬听后,有些相信了。因为他也看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的资料,而那时他的祖上正在清廷内为小官,很可能是祖上乘乱从皇宫里盗出来的。怪不得祖上严嘱,此香炉不得轻易现世呢。米韬想,这件玉器的来历虽是不很光彩,但时过境迁,不会有人再追究这些,况且又是为了修缮学校。
  
  米彦随后又说:“这件来自清廷的翡翠香炉属于国家文物,而按照规定,文物是不能私自买卖的。要不这样吧,近段时间,市电视台一直在做一档‘专家鉴宝’节目,咱把香炉拿去让鉴宝专家给鉴定一下,然后捐献给国家,用政府发给的奖金,完成你和爷爷修缮学校的愿望。”
  
  米韬在山村消息闭塞,对“献宝”和“奖励”之事一无所知,便把这件事交给儿子处理,第二天就赶回了学校。
  
  在米彦的张罗下,五天后,那只翡翠香炉走进了市电视台鉴宝栏目组。鉴宝时,米彦按照主持人的安排,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又把搜集到的有关翡翠香炉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的见解讲给了大家听。他说:“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新疆一带的部落首领,曾向清宫进贡过一些伊斯兰风格的玉器,当时称为‘痕都斯坦玉器’,这个香炉可能就是此类玉器中的一件。”
  
  接着米彦话锋一转,表情有些沉重地说:“根据爷爷遗嘱中关于香炉来历的叙述,以及我对相关历史的考证,这件玉器大概是我的高祖在1860年得到的。那时,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皇帝西逃,北京陷入一片混乱。在户部尚书肃顺府上做幕僚的王运,后来在他的《圆明园词》自注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夷人入京,遂至园宫,见陈设华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赔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人为名,遂先放火,而夷人还而大掠矣’。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以及当年的英军随军牧师后来写的《1860,北京的陷落》一书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述。由此可以判定,举世震惊的圆明园浩劫,英法联军虽是罪魁祸首,但最先入园抢劫的,则是王运所说的那些清朝宫中的贵族和官员。而这件乾隆年间的玉器,很有可能是我家当时在清朝户部做小官的高祖趁乱盗来的。这虽然是一个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此类事件,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多次,如李自成攻陷北京时,辛亥革命成功时,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两位专家听着米彦的介绍,不由都暗暗点头,因为清乾隆十年新疆一带的部落首领确实向清宫进贡过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玉器,史称“痕都斯坦玉器”。而且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这件玉器玉材纯净,一器一色,雕工和传统的玉雕手法差异很大,花纹采用剔地阳纹,所有隐起纹饰都磨去雕琢痕迹,显得特别圆润。在香炉一侧靠底部处有“大清乾隆十年”题款。香炉形状类似小茶壶,两侧炉耳用折枝的菊花作环耳表现,与炉盖上四个小耳环相配合,既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品位,是件比较珍贵的玉器。
  
  轮到专家进行评判了,其中一位姓张的专家站起身子,指着右侧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介绍说:“这位萧筱琦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古董收藏家、鉴赏家,在鉴宝方面造诣颇深,这次他应邀来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被我请来参加本期的鉴宝节目,下面请萧先生谈谈他的看法。”
  
  萧筱琦起身对大伙鞠了一躬,对着米彦打量一眼后,慢声细语地说:“既然张老师让我谈谈看法,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依我看,这件玉器虽然也很珍贵,但并非真品,它应该是一件民国时期的赝品。”
  
  “什么,赝品……?”萧筱琦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米彦圆瞪双眼,愣在那里。
  
  萧筱琦似乎早料到了大家的反应,他看了一下众人,接着又说:“我之所以下此结论,是有根据的。搞文物鉴赏的人都知道,鉴别一件玉器的真伪、优劣和制作年代,要从它的玉色、玉质、造型、纹饰、技法、款式等多方面考察。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年,新疆部落首领确实给清宫进贡过一个伊斯兰风格的翡翠香炉,不过那是用缅甸翠玉雕琢成的,而这个香炉采用的却是新疆青玉。这种玉质地石性重,颜色略带青黄,与缅甸玉相比,稍逊一个等次。另外,按照常识,此类贡品送皇宫前都不应该有铭文,上面的年款应该是被选送进宫中后,在造办处加刻的。加刻时,势必会损坏原来的花纹与图案,可这个香炉上的年款与上面的花纹避让有序,浑然一体,显然二者是同时雕琢的。”他边说,边一一指给米彦看。
  
  萧筱琦随后又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件玉器注明是乾隆年间产品,可其制作中却回避了当时常见的分色巧做、镂空和半浮雕等传统技法。虽是如此,整件玉器仍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由此可见,制玉人应是一位深谙各种玉器制作风格的高手。既然是高手,就有高手的通病,那就是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名字。就像当年的陆子冈那样,冒着被权贵杀头的危险,也要在为乾隆制作的玉茶壶上题上自己的大名一样。请看这个香炉——”
  
  说到此,萧筱琦对着日光举起香炉。众人凑近一看,果然在炉耳的菊枝饰纹两侧,清晰地看到了“黄”、“易”二字。“由此足以证明,这件香炉就是民国年间黄易老先生仿制的赝品。”
  
  二、特殊来历
  
  米彦从感情上接受不了萧筱琦的结论,但铁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承认。他怏怏不乐地回到家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黄易是民国年间有名的制玉名家,他制作的赝品是如何到自己家的呢?况且爷爷都不知情。
  
  晚饭后,米彦仍未想出一点眉目。他正在为此事烦恼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来者竟是那两位鉴宝专家。刚坐下,姓张的专家便客气地说道:“今天鉴宝时,萧先生话说得比较率直,怕你一时接受不了,我们特地来看看你。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沮丧,这件玉器虽说是赝品,但同样也价值不菲。”
  
  米彦说:“我并不是在为玉器是赝品所沮丧,而是想不出它是如何到我家的。”米彦话刚落音,从台湾来的萧先生便接茬说:“这件事情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不过在说出之前,你得先回答我两个问题。”
  
  米彦不相信萧筱琦是因为连爷爷都不知道的秘密,一个台湾人怎会知道。不过既然他满承满当,或许真知道一些情况,于是米彦忙说:“你说吧,我可以答复你。”
  
  “请问米先生,你的曾祖父是不是叫米启璋,你家祖上是否在北平的铁狮子胡同住过?”
  
  “啊,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米彦惊得半天没能回过神来,因为他的曾祖父确实叫米启璋,当年他们家就住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这些事他从未对外人讲过,他怎么会知道呢?萧筱琦听了米彦的答复后,激动地上前握住他的手说:“找你们几十年了,今天终于找到了,爷爷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随后,他讲出了这个翡翠香炉的来历。
  
  民国十七年(1928)初夏的一天夜晚,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孙殿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搞到了慈禧太后殉葬珠宝的清单。清单上写道:慈禧尸身,头戴珍珠凤冠,身穿金丝绣成的寿衣,外罩绣花串珠褂。两件衣服上缀有大珍珠420颗,串珠1000粒,一分小珠4500粒,大小宝石1135块。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一层金丝镶珠宝锦褥,厚七寸,上面镶有东珠、正珠、龙眼菩提珠等大小珍珠12604颗;红蓝宝石、祖母绿宝石87块,碧玺白玉203块;锦褥上又有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缀着2400颗五分圆珍珠。慈禧尸身下,头枕天然翡翠雕刻的大荷叶,脚下置碧金玺大莲花,棺内四角放置四个晶莹剔透、形象逼真的翡翠西瓜。另外,慈禧胸前的佩饰和绕身放置的珠宝,不计其数。盖棺之前,又有一公主赶来献宝,将玉制八骏马和十八罗汉放入棺中。为了填满棺材,又倒入珍珠四升,宝石2200块。整个陵内,殉葬珠宝折合白银约5000万两。
  
  看完清单,孙殿英异常兴奋。他知道,虽说没能搞到有关乾隆陵内珠宝数量的清单,但活了88岁,自称“十全老人”、“古稀天子”的一代明君,其陵墓中的珍宝一定更甚于慈禧陵。他决定立即实施掘陵盗宝计划。
  
  三天后,孙殿英命心腹谭温江师长等率部开进河北省遵化县昌瑞山马兰峪一带,进行军事演习。他们以试放地雷为由,将清皇陵区的守陵人统统赶走,在方圆十里之内布哨、戒严,禁止任何人通行。随后,人们听到陵区内炸药爆响,声震山谷。七天后,军事演习结束,部队依次撤出陵区。守陵人回到陵区一看,只见乾隆帝陵(裕陵)、慈禧太后陵(定东陵)等地宫石门已被炸药炸毁,地宫之内,棺椁大开,尸骨狼藉,殉葬珍宝全被盗走。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东陵盗墓事件。
  
  清末代皇帝溥仪和庆亲王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前往勘查,办理善后事宜。随后,写报告送至平津卫戍司令部,要求彻查凶手。阎锡山司令接报,立即呈请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命他组织军法会审,缉拿盗墓人犯。
  
  单说盗墓主犯之一的谭师长,分得大量珠宝后,就把在奉军中任团长的弟弟谭松亭召来,要他把珠宝运到一个安全地方隐藏起来。谁知见财眼开的谭松亭,竟私自截留了哥哥的部分珠宝!为快速出手,他带着萧子明等几个心腹,到北平中国饭店等处向外国人兜售,结果被卫戍司令部的暗探给盯上了。
  
  这天上午十时许,谭松亭又和往常一样,带着萧子明等手下出去兜售珠宝,他让萧在顺昌大饭店的一个房间里看管带来的珠宝,带上另两名心腹去中国饭店交易时,被埋伏在那里的暗探逮了个正着。经过突审,谭松亭供出了顺昌大饭店的513房间是他的临时落脚点。
  
  临近黄昏时分,萧子明还不见谭松亭回来,心中有些不安,他不停地通过窗口向外张望。忽然,一辆轿车停在饭店楼前,神情沮丧的谭松亭被四个大汉簇拥着,从车里走了出来。萧子明一惊,暗道一声:不好,谭团长出事了。于是,他快速把装有珠宝的小包袱系好,准备从后窗逃走,可到跳时才想起,这里是五楼,跳下去必死无疑。他左右一看,发现左边距窗口一米多远的墙上,安有一根直通地面的马口铁雨水管,灵机一动,揭起床单拴在窗棂上,抓着另一头用力一荡,荡到了雨水管处,抓着雨水管滑了下去。落地后,他不顾手掌鲜血淋漓,撒腿就跑。没跑多远,就被上楼抓捕他的军警从窗口发现了,“砰砰砰”一阵枪声响起,他感到左肩膀一热,一股冲力把他推倒在地。萧子明知道自己已经中弹,为逃活命,他咬牙爬起来,不顾一切地向远处居民区逃去。
  
  萧子明一口气跑到铁狮子胡同一个院门前,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下来缓口气,包扎一下伤口,不料因失血过多,坐下一会儿就昏了过去。萧子明昏倒在米启璋家门外,米启璋的祖、父两代曾为清朝小官,他本想通过读书考取功名,谁知世事难料,转眼已是民国时代,他学的“八股文”没了用场,现在只好在现政府中做一个抄抄写写的小职员。掌灯时分,米启璋发现了昏在门外的萧子明,见他还有呼吸,就让人抬到屋里,给他包扎了伤口,又喂一些温水。半夜时分,萧子明醒来后,米启璋问他为何受伤?他只好谎称,随做买卖的主人来北平收账时被劫匪盯上,逃跑时受了伤,又与主人跑散了。
  
  心地善良的米启璋听后,安慰他说:“这兵荒马乱的,做啥也不安全,你就先在我家养几天伤,伤好后,再去找你的主人吧。”萧子明知道遇到了好人,感谢一番,答应了。
  
  好在萧子明的枪伤不在要害处,经米家暗中请来的医生治疗后,便大见好转。两天后,就在萧子明准备离开米家时,传来了全城戒严的消息。接着,军警们开始逐户搜查。恰好此时米家的男佣回乡奔丧,情急之下,米启璋叫萧子明穿上那男佣的衣服,在院子里侍弄花草。
  
  军警进家后首先核对人头,接着开始搜查,折腾半天既没找到盗贼,也没发现“赃物”,正要离去时,为首的排长忽然发现屋内隐约有一小片血迹,他厉声责问米启璋是怎么回事。米启璋急得一时无言可对。他后悔那晚只清洗了大门口的血迹,而没能发现洒在屋内的血迹。紧急之时,米先生的太太从里间走出,她说,昨晚切菜时不小心切破了手指,地上的血是在这儿包扎时洒下的。排长见她左手果然包着纱布,上面确有渗出的血迹,相信了。其实,米太太昨晚确实切破了手指,但并没有流那么多血,刚才她是急中生智,才度过了这一劫难。
  
  几个军警出屋来到院里一棵大树下,猛从头顶传来喜鹊叫声,排长抬头看时,站在喜鹊窝旁的一只喜鹊正好一滩屎滴在排长的鼻子上,排长一恼,命小个子军警爬树捣毁那个喜鹊窝。小个子得令,脱掉鞋子就往树上爬。米启璋见状,连呼不可造次,说这喜鹊是神鸟,若伤害它,势必要遭报应。排长哪会听他的,命小个子快点爬。小个子快要接触到喜鹊窝时,几只护巢的喜鹊轮番朝小个子头顶冲去,不是用翅膀打,就是用嘴巴啄,小个子则伸出右手进行反击、搏斗,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下,摔折了右腿。米启璋一边上前救助,一边叹口气说:“我说不叫你们伤害喜鹊,你们偏不听,看看,还是出事了不是?”排长见喜鹊窝没捣毁,反摔伤了一个兄弟,只好抬上小个子走了。
  
  半月后,萧子明的伤基本好了,准备离开米家。米启璋见他执意要走,就爬到院中那棵大树上,从鸟窝里取下他的小包袱,叫他当面看看是否丢了东西。
  
  萧子明见状愣了,因为这些天来,他一直以为那个装有珠宝的包袱,早在自己昏在门外时,就被他人拣去,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是米先生捡起,并把它藏到了鸟巢里,怪不得那天军警捣鸟窝时米先生那么紧张。萧子明接过包袱打开一看,只见包袱里的3块“红碧瑶”玉石、30颗东珠、4枚珠花、1对八宝石手镯,还有那件最珍贵的翡翠香炉,都一样不少。他觉得,自己遇到了天下最善的仁德之人,不仅救了自己的命,还将珠宝悉数归还,这大恩大德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萧子明看过珠宝,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米启璋面前,羞愧地说:“米大哥,你们救了我的命,可我这些天却一直在欺骗你们,我不是人啊!”随之,他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米启璋。
  
  不料,米启璋听后竟平静地说:“关于你们的事,报纸上早就登出来了,整个北平城都传得沸沸扬扬,其实当天我就猜到了你的身份,当时我也曾想过举报你,可见你年纪轻轻的,又受伤昏迷,一举报,等于要了你的命,所以我这才决定替你掩盖这一切。我估计军警会大搜查,就叫人把你的包袱藏进了喜鹊窝里。”说到此,他顿了一下又说:“萧老弟,你还是听我的话吧,现在外面风声仍然很紧,你如果没有好去处,不如先在我这里住一阵子,待风头过后再走吧!”
  
  萧子明见米启璋说得有理,再说,自己确实也没有好地方可躲,就答应了。米启璋通过关系,把化名的萧子明介绍到一家古玩店当了一名伙计,使他暂时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萧子明随后得知,天津海关查获了运往法国的35箱珠宝,有关案卷已送到南京军政部,蒋介石一怒之下,下令对盗墓者一律严惩不贷。孙殿英虽然用盗来的珠宝大肆行贿,但谭温江兄弟二人还是被关押在平津卫戍司令部,等候特别法庭审判,其余的涉案人为躲避追捕,大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平津卫戍司令部仍在大肆搜捕盗墓的涉案人。
  
  萧子明本打算就这样生活下去,不承想两年后事情竟然有了转机:1930年4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孙殿英率部投靠了阎锡山,并被任命为“讨蒋第五路军总指挥”。由于谭温江、谭松亭兄弟在拘押期间,始终没有暴露孙殿英,孙经过上下打点,以急需用人为由,说服阎锡山放了他们。两人释放后,立即得到了孙殿英的重用。
  
  不甘心做小伙计的萧子明得知这一消息,就想去投奔谭家兄弟。他知道米先生对这些军阀没有好感,就找到米启璋,以回老家探亲为由,准备离开北平。离开前夕,他取出包袱,要米启璋留下几样珠宝作纪念,并执意要把那件翡翠香炉相送。
  
  米启璋说:“萧老弟的心意我领了,我要是贪图这些,当时就不会救你了。再说,这东西也不是你的。”他顿了一下,随后又说:“其实一年前,我曾想劝你把它们匿名交给政府,可随后发现阎锡山他们把追回的大部分珠宝都据为己有,我又改变了主意。这些珠宝你还是把它带走吧,等以后国家有了一个好政府,再把它献出来吧!”
  
  米启璋的人品感动了萧子明。萧子明想,米大哥既然不愿接受这些不清白的东西,我何不用自己的积蓄,让人仿制一个玉器送给他。接下来,他倾其所有买了一块玉石,请在古玩店结识的制玉匠人黄易仿制了一件翡翠香炉,准备把它送给米启璋。但做成之后,他又改变了主意:米大哥对自己恩重如山,给恩人留下一件赝品玉器,也太不够义气了,于是临走前一天,他写下一张字条,把真、赝两个香炉包在一件旧衣服里,偷偷放在了米启璋儿子的床铺下。
  
  讲到这里,萧筱琦对米彦说:“你大概已经知道了,那个萧子明就是我的爷爷。”
  
  三、捐款建校
  
  听了萧筱琦的讲述,米彦茅塞顿开:怪不得萧筱琦对这个翡翠香炉如此熟悉,原来他就是香炉拥有人的孙子。可既然当年萧子明把两件玉器都留在了米家,为啥只剩下一件赝品,那真品到哪里去了呢?会不会是他爷爷记错了,未留下真品?要不就是太爷把那件真品处理了。可他随后又一想,不可能,萧子明不会跟孙子撒谎。如果是太爷处理了那件真品,临终时不可能留下那样的话。看来这真品眼下是无法找到了。现在米彦更想知道的,是萧子明后来去了哪里?他的孙子为何会在台湾呢?在他的要求下,萧筱琦继续讲了下去。
  
  当年萧子明离开北平,找到谭松亭后,如实报告了这两年的情况,其中包括把翡翠香炉送给米家一事。与此同时,把所剩珠宝一件不少地交还了他。谭松亭自从劫后余生之后,把珠宝看得很淡了,他不仅不怪萧子明,还称赞他讲义气、够朋友。之后,由于萧子明对谭松亭忠心耿耿,逐渐成为谭的得力干将,职务不断提升。由于战事紧张,萧子明一连几年都无机会去看望米启璋一家。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时任团长的萧子明率部来到北平,扎营完毕,他就到铁狮子胡同看望米启璋,可米家早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就举家迁往南方去了,具体地址不详。
  
  1949年,萧子明随部队去了台湾。退伍后,他利用在古玩店当伙计学到的知识,开办了一家古玩公司,从事收藏、买卖古玩的生意。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他的古董鉴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后来竟成为岛内有名的古董鉴赏、收藏家。萧筱琦从小受爷爷的影响和熏陶,也爱上了这一行,大学毕业后就跟爷爷干起了珠宝鉴赏、收藏和买卖行当,其鉴赏水平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由于萧筱琦的父亲早逝,萧子明年老退休后,就把公司交给了萧筱琦。
  
  萧子明在世时,经常给萧筱琦讲当年与米家的那段生死情谊,多次想回大陆寻找恩人,但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成行。萧子明去世前,一再叮嘱萧筱琦:若有机会,一定要代他去大陆找到救命恩人一家,当面表示谢意。同时,他还为当年为军阀盗宝销赃心存悔意,叫萧筱琦找到米家后人时,若那件翡翠香炉还在,就设法交还给国家,并在经济上给予米家补偿。
  
  萧筱琦牢记爷爷的嘱托,多次利用来大陆观光、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查询米家的下落,但都没有结果。正在他为无法实现爷爷的嘱托而懊恼时,不承想在电视鉴宝节目中,他竟见到了爷爷送给米家的仿制翡翠香炉。有了它,不但能顺藤摸瓜找到那件真品,或许还能找到爷爷的救命恩人。事不宜迟,当晚他就邀张专家一道找米彦查证去了,想不到米彦果真是自己要找的人。
  
  由于米彦对当年太爷的事知之甚少,萧筱琦决定回到他老家向他父亲了解情况。
  
  第二天,他们一行三人到米沟村后,米韬告诉萧筱琦,萧子明离开北平不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几年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最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当时北平城里人心惶惶,纷纷外逃,米启璋也变卖房产,带着一家回到了米沟村。接下来,日军又攻占了上海、南京,米启璋再次带着家人逃往大西南。
  
  抗战胜利后,米启璋又举家迁回米沟村。作为当地名门望族的后代,米启璋广置田产,并扩建了米家祠堂,成了当地有名的乡绅。原以为日本投降后,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谁料想蒋介石又打起内战,他们所在的山区民不聊生,盗匪横行。
  
  1948年秋天,米启璋被土匪头子绑架,勒索500块大洋。五天后,家人卖尽田产,好不容易凑够赎金,赎回了奄奄一息的米启璋。弥留之际,米启璋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祠堂门楼阁楼……夹层中的翡翠香炉……妥善保存……不……可轻易……现世……以免惹祸招灾……”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米启璋的儿子、也就是米彦的爷爷,此前只知道父亲修祠堂门楼时,在上面悄悄做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夹层,用以存放贵重物品。安葬米启璋后的一个夜晚,米彦的爷爷带上米韬,悄悄登上祠堂的门楼,取下门楼夹层外部正中一块雕刻着“猫头鹰”头像的活动青砖,旋转里面的把手,打开阁楼夹层一扇伪装的小门,看到了里面的翡翠香炉。由于此前米启璋严格保密,家人都不知藏有翡翠香炉之事,也不清楚这翡翠香炉是萧子明留下的,更不知道萧子明当年给米家留下了真、赝两个翡翠香炉。
  
  之后,这个香炉一直放在米家祠堂阁楼的夹层里,直到解放后,米家祠堂改为“米沟小学”的校舍、米彦的爷爷被聘为第一任小学教师后,他才取出香炉,存放在自己的书橱中。
  
  因为米家只发现一个翡翠香炉,米彦根据太爷和爷爷的遗言,作出了“玉器是祖上当年从皇宫带出来”的错误判断。
  
  为让萧筱琦相信,米家父子还特地领他登阁楼查看一番。
  
  萧筱琦虽因没能找到真品有些遗憾,但还是为能找到米家的后人、实现爷爷的遗愿而高兴,他按照爷爷的嘱托,拿出30万元人民币要送给米家。米家父子则坚决不要。一旁的张专家见状,对他们父子说:“你们不是为筹钱修建村小学才鉴宝、献宝的吗?既然萧先生执意要送,就收下捐给村里建学校吧。”
  
  众人听后,都说这是个好主意。
  
  四、真品现身
  
  一个月后的一个上午,米沟村小学正式动工兴建。当人们拆除旧祠堂的门楼时,意外发现,在阁楼原先放赝品翡翠香炉底部的后面,还有一个被青砖隔开的夹层,里面放置了一个被包裹严实的檀木匣子。打开匣子,露出一个霞光灿烂的翡翠香炉,人们赶紧把它交给了米韬校长。
  
  米韬取出香炉,在底层发现一张折叠的黄纸,轻轻展开一看,竟是爷爷米启璋所写。只见上面写道:
  
  米家子孙切记:我家的两个翡翠香炉都非我米家祖传之物,乃是民国二十年,萧子明兄弟为感谢我家危难之中对他的相救之恩而悄悄留下的,其中那件珍贵的真品来自清室陵墓,另一件乃萧兄弟请人仿制的,我本想待时局稳定、找到萧子明兄弟时,物归原主,或者交还国家,怎奈日寇入侵,战火连绵,萧兄弟一去杳无音信,此事只好就此搁置。我米家子孙,以后如能得遇萧家后人,务必将此物奉还,或在战乱平息、国泰民安之时,代萧兄弟转交给政府,切勿私自变卖或据为己有。
  
  米启璋?摇谨嘱。民国三十六年四月。
  
  米韬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儿子米彦,米彦又以最快的速度通报给台湾的萧筱琦。萧筱琦迅速办理了飞往大陆的手续,到米沟村对那件香炉进行鉴定,证实了它就是出自东陵的那件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翡翠香炉。
  
  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当年米启璋老先生为保护这两件玉器,在修阁楼夹层时,专门修了内外两个暗格,将真品放在里面的暗格里,将赝品放在外面的暗格里。由于伪装巧妙,外人很难发现暗格里面还有一暗格。这样一来,即使外面的赝品发生不测,里面的真品仍会安然无恙。由于米启璋死前已无法交待清楚,后人没有发现里面的暗格,误认为只有一个翡翠香炉。
  
  看过米老先生的遗嘱,大家无不为他的气节、胸襟和义气而折服。随后,萧筱琦和米家父子共同商定,按照米老先生的遗愿,把真、赝两个翡翠香炉一起捐给国家,政府发给的奖金仍用于修建学校,余额作为米沟小学“米启璋和萧子明助学基金会”的首笔基金。
  
  一年后,一所崭新的小学校园在米家祠堂旧址上拔地而起。萧筱琦先生应邀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米沟小学”的落成典礼。在喜庆的鞭炮声中,米韬、萧筱琦与县政府的领导一同为新校园剪彩。
  
  米彦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默默地说:“爷爷,您的遗愿终于实现了,您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故事分类

故事荟•猜你喜欢

实用查询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英语近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在线组词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故事大全 造句大全 简繁字转换器 拼音在线转换 数胎动 安全期计算器 排卵期计算器 孕产期计算器 怀孕40周 2024年清宫表
©2024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