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上坟烛》故事荟

  陈翰林与女儿在祭拜亡妻归来的路上,偶遇了一个在祖母坟前痛哭的男孩。追思亲人而难抑悲泣本不奇怪,奇怪的是那男孩在墓碑前只点了——
  
  忠孝两全
  
  明宣德五年,也就是宣宗皇帝登基后的第五个年头,清明节这天,杭州城内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城南凤凰山横卧在钱塘江和西湖之间,背山面水,松柏青翠,一向被视为风水宝地。只见南麓垒垒冢丘绿茵如绒,山道上,尽是带着祭品香烛前来扫墓、缅怀先祖的人们。
  
  日近中天,上坟人群已将散尽。祭祀中留下的香烛烟雾也渐渐稀淡。
  
  这时,随着清脆的脚步声响起,从山道弯角处走来两人。前面的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小姑娘,别看她年纪小,但早慧的脸上已无孩子稚气。她手提着内装香炉烛台的竹篮儿,边走边看着两边山景。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身着青衫、儒雅沉稳的中年男子,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不凡气度。男子名叫陈思源,刚与爱女小婵到亡妻墓前祭拜,现走在归家途中。
  
  忙了一个上午,两人也都觉得有点累了,陈思源见山道边有两块大青石,便对女儿说:“时间尚早,我们不如先过去坐坐,歇息一下吧。”小婵点头说好,坐在石头上左顾右盼,安心地欣赏起山林风景。陈思源坐在一旁轻摇折扇,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陈思源此刻有皇命在身,哪有心情像女儿这般逍遥自在。
  
  明朝素来崇尚“孝道”,有“孝子皇帝”之称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写下了著名的“圣谕六言”,开头两句就是“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此后几代帝王皆以此为训。
  
  陈思源本是杭州出身的进士,在京为官,平平十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宣宗皇帝发现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赋诗作文挥笔即成,写的文章竟难改一字。皇上见如此人才,便选入翰林院重用。明朝好几位皇帝都重视文治天下,亲自主持编撰书籍。当时朝鲜、越南等邻国的国王也常向明王朝求书赐读。所以朝廷出书成了一件内政外交大事。陈思源自然就成了皇上著书的得力重臣。
  
  日月如梭,陈思源在杭州的父母已到古稀之年。因陈家三代单丁,两老别无依靠,陈思源便将父母从杭州接至北京。谁知两位老人南桔北栽,水土不服,经常生病。于是陈思源只得把父母送回杭州。他的夫人为照顾年迈的公婆,便随两老一起归乡,在杭州尽心侍奉二老,无微不至。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前,陈夫人不幸病逝。陈思源放心不下家中父母,奏明皇上,请求“辞官养亲”。朝廷著书实在少不了他,可一向推崇孝道的宣宗皇帝又为这位宠臣的孝义所感动,于是打破常规,御批两全之策:陈思源身居杭州,把朝廷著书的差事在家设厅照办,定期赴京奏报情况。当时朝廷正着手编著一部关于孝道的书籍,皇上便特意叮嘱道:“陈爱卿,朕素闻杭州是江南的文化中心,地方崇尚诗礼传家,百姓多是知书达礼。你可要多花工夫,收集杭州城内崇扬孝道的人文传奇,著书立典,为天下百姓做表率啊!”陈思源忙领旨谢恩,就这样回到杭州与父母一起住下,公私兼顾,忠孝两全。
  
  归途偶遇
  
  杭州城风景幽雅,气候宜人,是四方学子蜂集求读的好地方。全城书院星罗棋布,名传江南的万松书院就在凤凰山万松岭上。陈思源的家恰巧就在附近。
  
  陈思源在家每日专心著书,偶有闲暇,便到书院教书讲学,他学识渊博且待人平和,附近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陈先生”。陈思源的女儿小婵聪明伶俐,自幼酷爱读书,小小年纪,已能背诵不少诗文。当时杭城大兴诗社,像陈思源这样的文人名士,自然被尊为座上贵宾。小婵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亦常被带去诗社。因为她口齿伶俐才思敏捷,人们都喜爱地称她为“万松小才女”。
  
  陈思源和小婵正坐在山道旁的大青石上歇息,小婵忽然来了一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陈思源一开始没在意,以为女儿只是随口背诵古诗,依然凝神苦思着将要编著的篇章情节。小婵见父亲没搭理自己,便抬手朝前一指:“父亲,你听!”
  
  陈思源回过神来,侧耳一听,果然有哭声从女儿所指的方向传来。只听那哭声如泣如诉,悲戚难抑,不知是谁遇到了莫大的委屈。父女俩起身欲探个究竟。走过一段崎岖山道,就见有一男孩跪在一张墓桌前,双手握拳,不时地敲打着自己的脑门。他一边哭一边喊着“奶奶”,口中不停喃喃重复着:“我有忤逆之罪、忤逆之罪……”
  
  再看那墓桌,上面放着整齐的祭品,可明明该成对摆放的烛台,却只有右边点着一枝上坟烛。这使陈思源百思不解,小婵也颇感惊讶。
  
  陈思源便问他:“请问小哥,你为什么要说自己有忤逆之罪?”小婵也问:“为什么只点一枝蜡烛?”男孩抬起头来朝他们看了一眼,只见他大约十岁出头,衣衫虽旧却洗得干干净净。尽管满脸泪痕,倒也难掩少年英气。他低下头,双手作拱道:“不是有意要隐瞒这位先生和这位小姐,只是我实在无脸启口相告。”陈思源父女相继追问,男孩却始终言辞闪烁,不肯坦言。三个人就这样僵持着。
  
  就在这时,只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喊:“玉成,玉成……”声音渐近,随之走来神态各异的两位中年妇女。其中一位身形消瘦、脸色蜡黄,脚步摇摇晃晃,显然病得不轻,喊着玉成的就是她。
  
  男孩一看到她,唤了一声“娘”,就跪倒在地。病妇人抱住少年的头,放声大哭。这时,一直在旁扶着玉成娘的那位健壮农妇开了口,她告诉陈思源自己叫何嫂,她家和玉成家相邻,平日两家人相互多有照应。玉成出门多时未归,重病的玉成娘不放心,要出来找儿子,她便搀着玉成娘一路来了这里。
  
  陈思源从男孩口中听到“忤逆”二字,就格外留心了。孝顺和忤逆是孝道中的褒贬两面,与他编撰孝道书籍关系密切,所以他非要把今天见到的事问个一清二楚,听个三明四白。
  
  陈思源当下表明身份,又劝那一对痛哭流涕的母子道:“这位嫂子切莫悲伤,什么难事尽管说来大家商量,若是受了什么冤屈,本官一定为你主持公道!”玉成娘这才知道,原来面前这位气度轩昂的中年男子,就是备受崇敬的陈先生,于是赶紧施礼跪拜。
  
  小婵和何嫂一起将玉成娘扶了起来。玉成娘抹了抹眼泪,道:“今日之事,全怪我对小儿管教无方。在此偶遇先生也算是他的造化了!先生德高望重,小儿若得先生指教,必定受益匪浅。我也就不怕家丑外扬,把这事的来龙去脉全都告诉先生吧!”
  
  卖田筑坟
  
  原来,玉成还未出生父亲就去世了,没多久爷爷也亡故了,家中只剩玉成母子俩,以及玉成的奶奶。在玉成四岁生日这天,玉成娘就开始教他读书写字。六岁时,他由外公接去教养。
  
  去年秋天,玉成的奶奶也病故了,因无钱安葬,玉成娘只得把糊口的两亩薄田变卖,换得凤凰山上的一块坟地,筑起一个双穴坟墓,把婆婆的灵柩安置一穴,又把十年前临时安葬在屋后的公公的遗骨迁入相邻一穴。终于让两位老人同息一墓,入土为安。
  
  玉成的外婆看女儿在夫家独自一人孤苦无依,便叫她回娘家去住。但村里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长辈过世,第一年内灵魂要回家吃饭,玉成娘唯恐婆婆魂魄无依,不得不婉谢了母亲的好意,答应一年后再回娘家。此时玉成已经十岁出头了,想着母亲孤苦,便提出回家陪母亲一起生活。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好不清苦。幸好,玉成娘写得一手好字,与她家相隔不远有个庵堂,当家师父见她母子俩可怜,便请玉成娘抄写佛门经卷,庵堂则供给母子膳食。
  
  玉成娘操劳多年,身子是一天比一天虚弱。昨夜,她为烧煮上坟用的祭品,在灶间一直忙碌到天亮,终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为不误祭祖大事,她只得叫玉成独自去给爷爷奶奶上坟。
  
  玉成心中记挂母亲的病情,匆匆上坟归来后,来不及放下手里的东西,便来到母亲床前问候。玉成娘见竹篮中还留着一枝尚未点过的蜡烛,颇感奇怪,于是问起了缘由。一向听话孝顺的玉成这时却支支吾吾起来。在母亲不停地追问下,他才不得不道出其中缘由。
  
  原来,玉成的奶奶在世的时候,对媳妇并不好。虽然玉成娘每日起早摸黑忙着养家糊口,却仍常常被婆婆无端责骂。玉成每次从外婆家回来,都看到娘亲受辱吃苦,向邻里们一打听,才知道此类事常常发生,玉成娘却总是逆来顺受,不说婆婆半点不是。
  
  “为了准备祭品,娘累得病倒了,儿子越想越觉得娘太可怜了,当我到了坟前,放好祭品,正当要点燃上坟烛时,突然起了一个怪念,不给奶奶点上坟烛了。”玉成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懂得男左女右的礼规,知道爷爷在左边,所以就只点了左边的一枝上坟烛。奶奶她对娘不好,不配享用我们的祭拜!”
  
  玉成娘听了又气又急,破天荒对儿子训斥起来:“孩子啊,你怎么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来!”一口气接不上,竟然昏厥过去。玉成急得大哭起来,隔壁的何嫂闻声赶来,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胸口,总算唤醒了玉成娘。问清事情的起因后,何嫂劝道:“妹子也不要太生气了,虽然说玉成这么做太不应该,可他毕竟只是个孩子,而且也算是事出有因。”玉成奶奶对媳妇的刻薄言行,何嫂心里自然是一清二楚。
  
  玉成娘慢慢平静了下来,她把玉成叫到床前,柔声道:“你奶奶是个苦命人,儿子、丈夫相继过世,心中凄苦无处排遣,才会对我发脾气,外人不明就里,往往只看到她对我大呼小喝,却不知道她心里的苦处啊!”长叹了一声,她继续说,“且不提这些,奶奶对你这个孙子总是疼爱有加吧?你可还记得三岁时一次百日大病,奶奶天天五更起来朝天烧香,求菩萨把她的寿数添到你的命上!”
  
  玉成依稀记得生病时,奶奶曾细心地照顾他,苍老的脸上满是慈爱和焦灼的神情。想到这里,玉成深深地感到自己错了。他向娘恳求,重上坟山,补点一枝上坟烛,向奶奶赔罪。于是,玉成请何嫂留家照看母亲,自己重新上了山。他跪在墓前,想起奶奶对自己的种种疼爱,心中越发愧疚,不由得哭出声来。玉成娘久等不见儿子回家,好生挂念,才要何嫂搀扶着她赶到墓地。
  
  听到这里,陈思源不由得对“卖田筑墓”的玉成娘心生敬意,这真是一位贤惠的好媳妇,也是一位谆谆善诱的好母亲。今天的事,不正是他为编著书籍所一直在寻访的孝贤故事吗?为了能得到更多翔实的资料,他又向玉成娘打听起了她的身世。
  
  婆媳之道
  
  十多年前,凤凰山南面的钱塘江边有户姓李的人家,住着夫妻俩和单丁儿子。那年元宵,李家从杭州城北武林门外一个书香之家迎来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媳妇,她就是现在的玉成娘。
  
  成亲半年,小夫妻同耕共读,情深义重。玉成娘温婉贤惠孝顺有礼,公公对她赞不绝口,只是婆婆始终对这个媳妇有些莫名的隔阂。玉成娘不由想起出嫁前夕,母亲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她便按照母亲的教诲行事,终于慢慢地打开了婆婆的心扉。不久婆媳之间渐渐亲密起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四邻六亲无不羡慕。
  
  常言道“十年好媳妇熬来个恶婆婆”,这种不幸的世代轮替,正是陈思源近来日思夜想的著述难题。他不由好奇地插口问道:“你母亲对你说了什么,这般有效?”
  
  玉成娘回想旧事微微一笑。原来她母亲身为婆婆,切身有感婆媳之间相处不易,因此早早地交代女儿,到夫家后要对婆婆格外孝顺和体贴。
  
  她告诉女儿,凡为母者,十月怀胎生下儿子,从哺乳、抚养到长大,辗转膝下,多少年月日夜相随。含辛茹苦等到了儿子成婚,好比耕种得到了收获。这时候儿子在母亲心目中是何等地宝贵。而有了媳妇,儿子难免会减少与母亲的接触,这就是常有人说的“讨了媳妇,丢了儿子”。这能怨谁呢?做婆婆的当然会埋怨媳妇,婆婆总觉得是媳妇“夺去”了她的至爱。婆婆在这样的心情之下,要体贴媳妇当然就不容易了。再加之婆婆是上了年纪的人,性格固执、成见深,较难接受儿子成亲前后的变化。因此,做媳妇的要设身处地为婆婆着想,提醒丈夫要如同婚前一样,外出要先告诉父母,回家要及时去见父母。媳妇要把公婆视为生身父母……玉成娘就是这样,解开了婆婆的心结。
  
  陈思源听了心服口服,想不到民间多有大义之辈,普通的妇人也有如此见识。
  
  再说李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年八月十八钱塘江潮比往年大得多,丈把高的汹涌大浪无情地冲走了正在观潮的十多个人,其中就有玉成父亲。这时,玉成娘已经怀胎数月,不料竟遭此横祸,孩子还未出生,就没了父亲。
  
  真是祸不单行。玉成娘的公公因儿子的悲惨遭遇,伤心过度,一病不起。在孙子出生之日,一时激动,命归西天,只留下他给孙子所取的名字:“玉成”。
  
  玉成的奶奶经受不了娶媳丧子、生孙亡夫的悲痛,又受了一些闲言碎语的影响,觉得是媳妇的命凶,冲撞了她家的灵气,所以她把李家的苦难都归结为玉成娘的罪孽。尽管玉成娘勤劳持家,对她百依百顺,受了委屈也总是逆来忍受,但还是得不到婆婆的原谅。玉成娘就这样忍辱负重苦苦熬了十年。
  
  万全之策
  
  墓地前,五个人说的说,听的听,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那枝上坟烛已燃到了尽头,随着火苗最后一跳,化为缕缕青烟,烛火终于熄灭。
  
  跪地的玉成向奶奶的墓碑磕了一个头,这才起身,踉踉跄跄地走到他娘的膝前,又要跪下。在旁的何嫂一把将他扶住,说:“知错能改就好了,你娘不会再生气了!”何嫂说着,去收拾墓桌上的祭品。
  
  至此,陈思源已为著书收集了丰富的资料,他合拢纸扇,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这时,玉成娘从墓沿慢慢站起身来,对陈思源深施一礼,恭敬而恳切地说道:“先生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又能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杭州满城皆知。今妇人不顾家丑外扬,把不幸的家事和儿子的大逆不道都向先生一一禀告,也把不成章理的妇人之见大胆坦言。犹如病家求医,毫无隐瞒。万求先生对我儿言传身教,教我儿知书达礼,我也不指望他将来飞黄腾达光耀门楣,只是盼他能做一个磊磊落落的正人君子。”
  
  陈思源听之动容,思而生情。玉成对过世奶奶有如此不合情义之举,当然是大错特错,但他知错能改,且心诚意切,却也令人钦佩。何况玉成聪颖过人,彬彬有礼,又生得眉清目秀,一副吉人天相,陈思源对他早就有了好感,进而产生了助人之心。
  
  陈思源说:“玉成天资聪颖,力求上进,是出类拔萃的好苗子。且自幼受到慈母和外公的良好启蒙,根基扎实。若能尽早到书院得到严师教诲,将来必成大器。”
  
  玉成娘一听此言,便知道儿子求学一事已不成问题,可她又想起自己家境贫寒,不由得眼圈一红:“只是不知进书院需要交多少学资,只怕小妇人无力承担,误了孩子的前程。”说着又要抹泪。
  
  陈思源忙表示如果玉成进万松书院就读,一切生计等事自由他来筹办,这样才算是帮人帮到底。玉成娘听了感激涕零,连连称谢。何嫂也高兴地连说玉成遇到了大贵人。能进书院求得名师指点,玉成自然高兴,但他又想到自己走后母亲又不免要独自一人在家,而且母亲为了他操劳经年,身体虚弱,他又怎么能安心离开呢?陈思源看在眼里,也为玉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而感动,手中折扇一摇,拈须沉思片刻,已经想到了一个面面俱到的万全之策。
  
  陈思源自从夫人去世以后,虽然自己也常在父母身边嘘寒问暖、悉心侍奉,但总不及女人细心体贴。如果玉成娘能到陈府中来帮他照顾两老,该是最好。再想到小婵,女孩子长大了,做父亲的总有不便,有玉成娘在身边看护,他当然也可以放心了。
  
  于是,陈思源就把这个想法讲了出来,问玉成娘是否愿意。他还告诉玉成娘,他母亲在家里设有佛堂,她可继续为庵堂抄写佛经,以报答庵堂当家师父对他们的恩德。玉成娘拉着儿子的手,两人再次向陈思源千恩万谢。小婵高兴得不停问:“什么时候到我们家来?”
  
  又经一番商量,终于定下来:先由陈思源把玉成送往万松书院,玉成娘暂在家里调养,由何嫂多加照顾。等到玉成奶奶过世满一周年后,再接玉成娘进陈府。对陈思源这样一个面面顾全的安排,大家齐声赞好。
  
  清明上坟,素不相识的人萍水相逢。一枝上坟烛,导出了一个孝贤故事。而这故事正巧事关孝道中最为难解,又是最为家常的婆媳情结,这使皇命在身的陈思源如获至宝。一个时辰,一方墓地,这位翰林大人已有一个向万岁爷复命的奏本想好在心中。  

故事分类

故事荟•猜你喜欢

实用查询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英语近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在线组词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故事大全 造句大全 简繁字转换器 拼音在线转换 数胎动 安全期计算器 排卵期计算器 孕产期计算器 怀孕40周 2024年清宫表
©2024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